close

聽完她背後的原因每個人都一直擦淚!

無論如何都要學英文的理由

(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22日電)歷史上,氣候常為戰爭勝負的關鍵。國發會檔管局指出,當年古寧頭戰役,共軍利用漲潮讓船隻駛近金門,卻未留意強勁東北季風,打亂軍隊編制與作戰計畫,加上後方無援,國軍終贏得勝利。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正舉辦「關鍵56小時-古寧頭戰役檔案新媒體展」分享當年民國38年的金門古寧頭戰役歷史檔案,也指該戰役不但成功保住金門及台灣,也奠定今日海峽兩岸安定發展的基礎。 檔管局說,民國38年國共戰爭激烈,國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,至10月17日廈門失守後,共軍幾已占據中國大陸,因此希望乘勝追擊,短期內攻下金門、台灣,想一舉殲滅國軍殘餘勢力。 當時金門駐防島上的國軍偵查時發現,對岸共軍活動頻繁,研判將進擊金門;除請政府持續增援海軍、空軍協防,也強化防禦工事,加強步兵與裝甲兵戰鬥訓練,並在金門沿海區域遍布地雷,阻擋共軍登陸。 檔管局解釋,共軍觀察當時10月25日清晨2時餘,有全年大漲潮,可透過潮汐讓船隻最靠近金門。盤算趁暗夜利用船隻將第一梯部隊送往金門,再折返載運第二梯部隊,趕在黎明前抵達目的地,增援作戰。 因此,共軍第一梯隊在前一天的24日深夜於廈門與大、小嶝島等地集結,想利用漲潮讓船隻駛近金門,卻未留意強勁的東北季風使洋流偏轉方向,導致船隻多在瓊林與古寧頭間平坦海岸登陸,偏離原先規劃登陸的地點,打亂軍隊編制與作戰計畫。 共軍登陸時,直接遭遇駐防金門的國軍與裝甲部隊迎頭痛擊,損失慘重。當時金門氣候酷寒,共軍必須穿著厚重衣物,增加下船與各項作業時間,致使停留海面的船隻易遭國軍火力炮擊而毀損,而成功搶灘靠岸船隻也受到地雷爆破而擱淺,無法駛回原處載運第二梯隊,登岸共軍因此失去後援。 檔管局描述,共軍當時夜襲金門,雖有部隊成功登陸,突破灘頭陣地,但是因建制被打亂、加上後方無援,僅能作困獸之鬥。 當年10月25日,國共兩軍短兵相接,戰況激烈,政府支援海軍、空軍轟炸,迫使共軍處境艱難。26日下午,共軍增援金門,遭到國軍封鎖,已無法扭轉劣勢;而國軍則全力圍攻金門島上的共軍,在戰車與步兵協同作戰下,收復古寧頭。 27日,國軍全面掃蕩、俘虜共軍,贏得勝利,並結束古寧頭戰役。在這場戰役裡,國軍以寡擊眾,俘虜共軍7059人,擊斃共軍超過6000人,自此翻轉劣勢。1050822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hdbzh37 的頭像
    hhdbzh37

    hhdbzh37的部落格

    hhdbzh3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